sjdnjn commited on
Commit
eb57f60
·
verified ·
1 Parent(s): 07e0d48

Update app.py

Browse files
Files changed (1) hide show
  1. app.py +0 -64
app.py CHANGED
@@ -143,67 +143,3 @@ def create_arena_tab():
143
  )
144
  return arena_block
145
 
146
- # Report 选项卡内容创建函数 (30分)
147
- # 报告内容直接嵌入到代码中
148
- def create_report_tab():
149
- report_content_markdown = """
150
- # 🚀 Hugging Face 模型对比实验报告
151
-
152
- ## 1. 模型及类别选择
153
-
154
- ### 1.1 所选模型的类型与背景说明
155
- 本次实验聚焦于**文本处理模型**,具体包括一个**通用文本生成模型**和一个**抽取式问答模型**。
156
- * **文本生成模型**能够根据输入的提示词(prompt)生成连贯、有意义的文本,广泛应用于自动写作、内容创作等。
157
- * **抽取式问答模型**则专注于从给定文本(上下文)中精确地定位并提取问题的答案,是信息检索和智能客服的核心技术。
158
- 近年来,随着Transformer架构的普及和大规模预训练技术的进步,这两类模型的性能都取得了显著提升。
159
-
160
- ### 1.2 模型用途对比简述
161
- 我们选择了以下 2 个模型进行对比:
162
- * **模型 1: GPT2-Large (文本生成模型)**
163
- * **用途简述**: 作为一个大型的通用文本生成模型,GPT2-Large 能够进行开放式文本生成、续写、摘要、创意写作等多种任务。它能理解较复杂的指令并生成语法流畅、内容丰富的文本。
164
- * **模型 2: deepset/roberta-base-squad2 (抽取式问答模型)**
165
- * **用途简述**: 这是一个专门用于抽取式问答任务的模型。它接收一个问题和一段上下文文本,然后从上下文中找到并返回问题的确切答案片段。主要应用于精准信息提取、文档问答系统等。
166
-
167
- ### 1.3 选取标准与模型异同点分析
168
- **选取标准**: 我们选择这两个模型主要基于以下标准:
169
- 1. **代表性**: 它们分别代表了文本处理领域中两种核心且不同的应用方向(生成与抽取)。
170
- 2. **可用性**: 模型在 Hugging Face Model Hub 上易于加载和使用 `pipeline`。
171
- 3. **性能对比潜力**: 两种不同类型的模型在 GRACE 维度上会有显著差异,有利于进行有深度的对比分析。
172
-
173
- **异同点分析**:
174
- * **相同点**:
175
- * 都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。
176
- * 都处理自然语言文本作为输入。
177
- * 都可以在 Hugging Face `transformers` 库中通过 `pipeline` 方便地加载和使用。
178
- * **不同点**:
179
- * **任务类型**: GPT2-Large 专注于**文本生成**(从无到有),而 RoBERTa-SQuAD2 专注于**信息抽取**(从已有文本中找)。
180
- * **输入输出模式**:
181
- * GPT2-Large 接收一个提示词,输出一段新的、连贯的文本。
182
- * RoBERTa-SQuAD2 接收一个问题和一段上下文,输出上下文中精确的答案片段。
183
- * **“创造性”**: GPT2-Large 具有更强的创造性,能够生成新的、未曾出现过的句子和想法;RoBERTa-SQuAD2 不具备创造性,它只从原文中抽取答案。
184
- * **对上下文的依赖**: 问答模型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极强,没有上下文就无法回答;文本生成模型则更灵活,即便没有明确上下文也能生成内容。
185
-
186
- ---
187
-
188
- ## 2. 系统实现细节
189
-
190
- ### 2.1 Gradio 交互界面截图
191
-
192
- 以下是我们在 Hugging Face Space 中构建的 Gradio 交互界面截图。
193
- [Image of Gradio Arena 界面截图]
194
- *(请将此处的图片链接替换为你实际上传到 Space Files 中的截图链接,例如:`/file/main/arena_screenshot.png`)*
195
- *说明:此图展示了我们构建的“Arena”选项卡界面。用户可以在左侧输入问题/提示词和上下文,右侧同步显示文本生成模型和问答模型的输出。*
196
-
197
- ### 2.2 输入与输出流程图
198
-
199
- ```mermaid
200
- graph TD
201
- A[用户输入: 问题/提示词] --> B{Gradio 界面};
202
- A --> C[用户输入: 上下文];
203
- C --> B;
204
- B -- 将问题与上下文合并为Prompt --> D1[调用 GPT2-Large (文本生成模型)];
205
- B -- 将问题与上下文分离 --> D2[调用 RoBERTa-SQuAD2 (问答模型)];
206
- D1 -- 生成文本 --> E1[GPT2-Large 输出];
207
- D2 -- 抽取答案 --> E2[RoBERTa-SQuAD2 输出];
208
- E1 --> F[在 Gradio 界面显示];
209
- E2 --> F;
 
143
  )
144
  return arena_block
1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