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put
stringlengths 2
802
| output
stringlengths 2
803
| instruction
stringclasses 1
value |
---|---|---|
诸位将领都说: 敌军得知太傅亲自前来,上岸后一定会逃走。 只有丁奉说: 不是这样!
|
诸将皆曰: 敌闻太傅自来,上岸必遁走。 奉独曰: 不然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敌人动员了全国的力量,调集许昌、洛阳的全部军队大举而来,必定有完整计划,岂能空手而归?
|
彼动其境内,悉许、洛兵大举而来,必有成规,岂虚还哉?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不要依赖于敌人不来,而要依靠我们能够获胜的有利之处。 等到诸葛恪上岸,丁奉和将军唐咨、吕据、留赞等都从山下转而向西。
|
无恃敌之不至,恃吾有以胜之。 及恪上岸,奉与将军唐咨、吕据、留赞等,俱从山西上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丁奉说: 现在各军行进迟缓,如果敌人占据有利地势,就难与他们争锋了。 就排开各军让出道路,率领自己部下三千人径直奔前。
|
奉曰: 今诸军行迟,若敌据便地,则难与争锋矣。 乃辟诸军使下道,帅麾下三千人径进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当时正刮北风,丁奉扬帆两天就到了,随后占据徐塘。
|
时北风,奉举帆二日至,遂据徐塘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天冷下雪,敌军将领正摆酒宴饮享乐,丁奉看到敌人先锋部队兵少,就对将士们说: 夺得封侯爵位和赏赐,就在今天了! 就让士卒解甲戴盔,手持短器。
|
天寒雪,敌诸将置酒高会,奉见其前部兵少,相谓曰: 取封侯爵赏,正在今日! 乃使兵解铠著胄,持短兵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敌人放纵笑谈,没有防备。
|
敌人从而笑焉,不为设备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丁奉纵兵尽力砍杀,大破敌军先头部队的营寨。
|
奉纵兵斫之,大破敌前屯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正值吕据等人赶到,魏军溃败四散。
|
会据等至,魏军遂溃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丁奉升任灭寇将军,晋爵为都乡侯。
|
迁灭寇将军,进封都乡侯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魏国将军文钦前来投降,朝廷任命丁奉为虎威将军,跟随孙峻前往寿春迎接文钦,与敌人的追兵在高亭交战。
|
魏将文钦来降,以奉为虎威将军,从孙峻至寿春迎之,与敌追军战於高亭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丁奉骑马手持长矛,冲入战场,斩杀数百人,缴获敌军兵器。
|
奉跨马持矛,突入其陈中,斩首数百,获其军器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被晋封为安丰侯。
|
进封安丰侯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太平二年,魏国大将军诸葛诞据守寿春前来投降,魏军围攻寿春。
|
太平二年,魏大将军诸葛诞据寿春来降,魏人围之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东吴派遣朱异、唐咨等赶赴援救,再派丁奉与黎斐前往解围。
|
遣朱异、唐咨等往救,复使奉与黎斐解围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丁奉先到,在黎浆驻扎,殊死奋战立下战功,升任左将军。
|
奉为先登,屯於黎浆,力战有功,拜左将军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休称帝后,与张布谋划,想诛杀孙綝。张布说: 丁奉虽不能撰写公文,但计谋胆略过人,能决断大事。 孙休召见丁奉并告诉他: 孙綝把持朝政,将有不轨行径,希望和将军一起诛杀他。 丁奉说: 丞相兄弟的友党很多,恐怕人心各异,不可突然控制,可以借腊祭之会,以陛下的卫兵诛杀他。 孙休听取他的计谋,借腊祭之会请孙綝前来,丁奉与张布用眼神示意左右兵士杀了孙綝。
|
孙休即位,与张布谋,欲诛孙綝,布曰: 丁奉虽不能吏书,而计略过人,能断大事。 休召奉告曰: 綝秉国威,将行不轨,欲与将军诛之。 奉曰: 丞相兄弟友党甚盛,恐人心不同,不可卒制,可因腊会,有陛下兵以诛之也。 休纳其计,因会请綝,奉与张布目左右斩之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丁奉升任大将军,加授左右都护。
|
迁大将军,加左右都护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永安三年,丁奉又被授予符节,兼任徐州牧。
|
永安三年,假节领徐州牧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永安六年,魏军征讨蜀国,丁奉率领各军进兵寿春,作出救援蜀国的姿势。
|
六年,魏伐蜀,奉率诸军向寿春,为救蜀之势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蜀国灭亡,丁奉率军返回。
|
蜀亡,军还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休去世,丁奉和丞相濮阳兴等听从万彧之言,共同迎立孙皓称帝。丁奉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。
|
休薨,奉与丞相濮阳兴等从万彧之言,共迎立孙皓,迁右大司马左军师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宝鼎三年,孙皓下令丁奉与诸葛靓进攻合肥。
|
宝鼎三年,皓命奉与诸葛靓攻合肥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丁奉给晋国大将石苞去信,意在离间他,石苞因此被征召回朝。
|
奉与晋大将石苞书,构而间之,苞以徵还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建衡元年,丁奉再次率军修治徐塘,趁机进攻晋国的谷阳。
|
建衡元年,奉复帅众治徐塘,因攻晋谷阳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谷阳百姓得知消息后,全部离开,丁奉没有收获。
|
谷阳民知之,引去,奉无所获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皓大怒,杀了丁奉军中的向导。
|
皓怒,斩奉导军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建衡三年,丁奉去世。
|
三年,卒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丁奉地位贵重且立有功劳,逐渐骄傲自负,有人就谮害他,孙皓追究以前他出军毫无所得之事,将丁奉的家属迁徙到临川。
|
奉贵而有功,渐以骄矜,或有毁之者,皓追以前出军事,徙奉家於临川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丁奉弟弟丁封,官至后将军,先于丁奉去世。
|
奉弟封,官至后将军,先奉死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评曰:这些将领,都是江表地区的猛将,孙氏一族厚待之人。
|
评曰:凡此诸将,皆江表之虎臣,孙氏之所厚待也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以潘璋这样不修德政,孙权也能不记过失追述功劳,他能占有东南地区,实在是应该啊!
|
以潘璋之不脩,权能忘过记功,其保据东南,宜哉!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陈表出身将领世家的旁支,却能和名门世家子弟齐名比肩,出类拔萃,不也是美谈吗!
|
陈表将家支庶,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,拔萃出类,不亦美乎!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,字仲翔,会稽郡余姚县人,会稽太守王朗任命他为功曹。
|
虞翻字仲翔,会稽馀姚人也,太守王朗命为功曹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策讨伐会稽,虞翻当时正值父亲去世,他穿着丧服来到郡府门前,王朗想迎他进府,虞翻就脱去孝服进去拜见,劝王朗避开孙策。
|
孙策征会稽,翻时遭父丧,衰绖诣府门,朗欲就之,翻乃脱衰入见,劝朗避策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王朗没有采纳,抗击孙策而失败,逃到海上。
|
朗不能用,拒战败绩,亡走浮海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追随护卫,直到王朗逃到东部候官县,候官县长关闭城门不让他们入城,虞翻前往劝说,然后才被允许入城。
|
翻追随营护,到东部候官,候官长闭城不受,翻往说之,然后见纳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王朗对虞翻说: 您家中有老母,可以回去。
|
朗谓翻曰: 卿有老母,可以还矣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回来后,孙策又任命他为功曹,以朋友之礼对待他,亲自到他家中拜访。
|
翻既归,策复命为功曹,待以交友之礼,身诣翻第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策喜好驰马狩猎,虞翻劝谏说: 您用乌合之众,驾驭散乱无依附的士人,能得到他们拼死效力,即使是汉高祖也比不上。
|
策好驰骋游猎,翻谏曰: 明府用乌集之众,驱散附之士,皆得其死力,虽汉高帝不及也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至于随意轻装出行。随从官员无暇整理行装,将士们常为此苦恼。
|
至於轻出微行,从官不暇严,吏卒常苦之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做为君主,不庄重则不能树立威信,所以白龙化变为鱼,就招来豫且射其目,白蛇放任自我,就招致刘邦杀害。希望您多加留意。 孙策说: 您说得对。
|
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,故白龙鱼服,困於豫且,白蛇自放,刘季害之,愿少留意。 策曰: 君言是也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但时常有所思虑,端坐而思,心中烦闷,就像裨谌草拟稿件时的思虑,所以才出外行猎。
|
然时有所思,端坐悒悒,有裨谌草创之计,是以行耳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出京担任富春县县长。
|
翻出为富春长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策去世时,县中各长官都想出县奔丧,虞翻说: 恐怕邻县山越部族可能会有奸人生变,我们都远离城郭,必然会招致意外。
|
策薨,诸长吏并欲出赴丧,翻曰: 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,远委城郭,必致不虞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就留在治所穿着丧服守丧。
|
因留制服行丧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各县都仿效他的做法,都得以安定无事。
|
诸县皆效之,咸以安宁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后来虞翻被州里推举为茂才,汉朝廷征召他担任侍御史,曹操以司空身份征召他,他都没有到任。
|
后翻州举茂才,汉召为侍御史,曹公为司空辟,皆不就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与少府孔融通信,并将自己撰写的《易注》寄给他看。
|
翻与少府孔融书,并示以所著易注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孔融回信说: 听说延陵精通音乐,阅览您对《周易》的钻研,才知道东南地区的俊杰之美,并非只有会稽郡出产的竹箭著名啊。
|
融答书曰: 闻延陵之理乐,睹吾子之治易,乃知东南之美者,非徒会稽之竹箭也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又有《易注》观察云气天象,观察气温寒暖相应,推究祸福根源,都与神妙之事契合,可说是探奥索微、通晓事物规律的大作。
|
又观象云物,察应寒温,原其祸福,与神合契,可谓探赜穷通者也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会稽东部都尉张郃又给孔融写信说: 虞仲翔过去常被评论者贬损,但精美的宝玉常显出质朴的表象,越打磨越光亮,贬抑并不会损害他。
|
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与融书曰: 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,美宝为质,彫摩益光,不足以损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权以虞翻为骑都尉。
|
孙权以为骑都尉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多次冒犯孙权而极力劝谏,孙权心中不喜,且他性情又不与世人调和,所以经常被人毁谤,所以被定罪流放丹杨泾县。
|
翻数犯颜谏争,权不能悦,又性不协俗,多见谤毁,坐徙丹杨泾县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吕蒙图谋攻取关羽,自称有病返回建业,以虞翻兼通医术为由,请求让虞翻跟随自己,也想借此使虞翻从事件中脱离出来。
|
吕蒙图取关羽,称疾还建业,以翻兼知医术,请以自随,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后来吕蒙率军西上,蜀国南郡太守麋芳献城投降。
|
后蒙举军西上,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吕蒙没有占据城池,而在沙滩上奏乐庆贺,虞翻对吕蒙说: 现在一心投降的只有麋将军一人,城里的人怎么能全都相信?为什么不赶快进城去控制住这座城池呢?
|
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,翻谓蒙曰: 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,城中之人岂可尽信,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?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吕蒙立即采纳他的意见。
|
蒙即从之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当时城中确实有人定了埋伏吴军的计划,仰赖虞翻建议,这阴谋才未施行。
|
时城中有伏计,赖翻谋不行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关羽被攻破后,孙权让虞翻占卜结局,虞翻得 兑 上 坎 下,卦 节 ,五爻而演变为 临 ,虞翻就说: 不出二日,关羽必定断头。
|
关羽既败,权使翻筮之,得兑下坎上,节,五爻变之临,翻曰: 不出二日,必当断头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后果真像虞翻所说。
|
果如翻言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权说: 你比不上伏羲,却可与东方朔相比。
|
权曰: 卿不及伏羲,可与东方朔为比矣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所生擒,关收押在城中,孙权到后将他释放,请他前来相见。
|
魏将于禁为羽所获,系在城中,权至释之,请与相见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后来,孙权骑马外出,带着于禁并列前行,虞翻斥责于禁: 你是投降的俘虏,怎敢与我们的主上并驾齐驱呢?
|
他日,权乘马出,引禁并行,翻呵禁曰: 尔降虏,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!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就想要举鞭抽打于禁,孙权呵斥制止了他。
|
欲抗鞭击禁,权呵止之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后来孙权在楼船上会集群臣宴饮,于禁听到演奏的音乐泪流满面。虞翻又说: 你想以虚情假意来求得幸免于难吗?
|
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,禁闻乐流涕,翻又曰: 汝欲以伪求免邪?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权心中怅然不快。
|
权怅然不平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权做吴王后,有次在宴饮享乐尾声时,亲自起身巡行斟酒,虞翻趴在地上装醉,不端酒杯。
|
权既为吴王,欢宴之末,自起行酒,翻伏地阳醉,不持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权离开,他就坐起来。
|
权去,翻起坐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权大怒,手里拿着剑要刺他,陪坐的人都震惊惶恐,只有大农刘基起身抱住孙权劝说: 大王因酒过三巡之后杀了有名望之人,虽说虞翻有罪,但天下人谁知道呢?
|
权於是大怒,手剑欲击之,侍坐者莫不惶遽,惟大农刘基起抱权谏曰: 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,虽翻有罪,天下孰知之?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况且大王因为能容纳贤才,供养士人,所以天下望风依附。现在因一件事而将其抛弃,值得吗?
|
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,故海内望风,今一朝弃之,可乎?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权说: 曹操尚且杀死孔融,我对虞翻又有什么怜惜的。
|
权曰: 曹孟德尚杀孔文举,孤於虞翻何有哉?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刘基说: 曹操轻率地杀害士人,天下人认为不对。
|
基曰: 孟德轻害士人,天下非之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大王躬行仁义道德,希望和尧、舜比肩,怎么能自比曹操呢?
|
大王躬行德义,欲与尧、舜比隆,何得自喻於彼乎?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因此免于一死。
|
翻由是得免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权因此事下令身边人,从今以后自己酒后说要杀的人,都不得杀。
|
权因敕左右,自今酒后言杀,皆不得杀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曾经乘船出行,与麋芳相遇,麋芳船上的人都想让虞翻自行避让,站在船头的人说: 避开将军的船!
|
翻尝乘船行,与麋芳相逢,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,先驱曰: 避将军船!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厉声地说: 抛去忠诚与信义,拿什么侍奉君主?
|
翻厉声曰: 失忠与信,何以事君?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倾覆了人家委托的两座城池,却自称将军,是应当的吗?
|
倾人二城,而称将军,可乎?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麋芳紧闭船窗没有回应,且迅速避让虞翻的船。
|
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后来虞翻乘车出行,又经过麋芳军营的大门,营中军官将营门关上,虞翻的车无法通过。
|
后翻乘车行,又经芳营门,吏闭门,车不得过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又大怒说: 该关时反而打开,该开时反而关闭,哪有这样的事情!
|
翻复怒曰: 当闭反开,当开反闭,岂得事宜邪?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麋芳听了此话,面有愧色。
|
芳闻之,有惭色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性格疏朗耿直,多次因酒犯错。
|
翻性疏直,数有酒失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权和张昭谈论神仙之事,虞翻手指张昭说: 那些都是死人,反而说是神仙,世上哪有什么仙人呢!
|
权与张昭论及神仙,翻指昭曰: 彼皆死人,而语神仙,世岂有仙人邪!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权对虞翻积压的怒气已不是一次,就将他流放到交州。
|
权积怒非一,遂徙翻交州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虽然因罪被流放,但虞翻却讲学不倦,学生常有数百人。
|
虽处罪放,而讲学不倦,门徒常数百人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又为《老子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国语》撰写注释,都流传于世。
|
又为老子、论语、国语训注,皆传於世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当初,山阴人丁览、太末人徐陵,有的身处县吏之中,有的尚未被世人所知晓,虞翻一见他们,就和他们关系友好,最后都得以显名。
|
初,山阴丁览,太末徐陵,或在县吏之中,或众所未识,翻一见之,便与友善,终成显名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在南方十几年,七十岁时去世,灵柩运回余姚祖先墓地安葬,妻子儿女也得以返归故里。
|
在南十馀年,年七十卒。归葬旧墓,妻子得还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翻有十一个儿子,第四子虞汜最出名。永安初年,虞汜从选曹郎担任散骑中常侍,后来担任监军使者,征讨扶严,因病去世。
|
翻有十一子,第四子汜最知名,永安初,从选曹郎为散骑中常侍,后为监军使者,讨扶严,病卒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虞汜的弟弟虞忠,做过宜都太守;虞耸,做过越骑校尉,多次升迁至廷尉,又担任了湘东、河间两地太守;虞昺,做过廷尉尚书,济阴太守。
|
汜弟忠,宜都太守;耸,越骑校尉,累迁廷尉,湘东、河间太守;昺,廷尉尚书,济阴太守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陆绩,字公纪,吴郡吴县人。
|
陆绩字公纪,吴郡吴人也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他的父亲陆康,汉朝末年做过庐江太守。
|
父康,汉末为庐江太守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陆绩六岁时,在九江见到袁术。
|
绩年六岁,於九江见袁术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袁术拿出橘子给他,陆绩拿了三个揣在怀里,临走时,因跪拜告辞而橘子滚落在地,袁术对他说: 陆郎作客还要怀揣橘子吗?
|
术出橘,绩怀三枚,去,拜辞堕地,术谓曰: 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?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陆绩跪着回答说: 打算带回去给母亲吃。
|
绩跪答曰: 欲归遗母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袁术认为他很奇异。
|
术大奇之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孙策在吴郡,张昭、张郃、秦松做为他的上宾,他们共同讨论天下未定,应当用武力来平定,陆绩年纪小坐在末席,远远地大声说: 过去管夷吾做齐桓公的相国,召集诸侯,统一天下,不用兵马战车。
|
孙策在吴,张昭、张纮、秦松为上宾,共论四海未泰,须当用武治而平之,绩年少末坐,遥大声言曰: 昔管夷吾相齐桓公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不用兵车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孔子说: 远方之人不归服,就修行德政招揽他们。
|
孔子曰: 远人不服,则脩文德以来之。
|
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
|
Subsets and Splits
No community queries yet
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.